竹园子村的中药试验田
近日,走进大王庄镇竹园子村,道路旁边一块写有“中草药、无公害生姜种植试验田”的牌匾格外引人注目,在试验田里,种植着一株株绿油油的中草药、一垄垄无公害生姜,并配备了整齐划一的水肥一体化喷灌设备。
近年来,大王庄镇竹园子村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通过创新运营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挥试点示范效应、优化乡村治理等创新方式,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2021年11月,莱芜职业技术学院郑孝全刚被派到大王庄镇竹园子村当第一书记时,心里就有一个信念:“组织信任我,让我来这里驻村,我一定要尽己所能让老百姓的日子再往前走一步。”
今年3月16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博士团队成员郑福山博士一行5人来到竹园子村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深入到温室大棚为果农现场传授樱桃树的花期管理、温湿度调控、增肥保墒、挂果后病虫害及鸟害防治措施等农技难题,受到樱桃种植户们的欢迎。在田间地头交流过程中,郑福山博士跟郑孝全提出了一个思路:竹园子村人口少,耕地更少,但山场面积大,有2100多亩,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一有利的自然条件发展中草药种植?郑福山博士还向他承诺:“需要的话,种苗和栽培技术的问题我可以帮助协调解决。”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郑博士的话一直在郑孝全的大脑中萦绕,如何进一步发挥学院的人才、技术、文化优势,加大对村里的科技帮扶力度,改变目前产业发展单一、村集体和村民收入低的不利局面。于是,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先在村里建设一个集教学、科研、科普、观赏于一体的中草药、生姜种植试验田,既可以作为学院涉农涉医专业师生来村开展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农技培训、科学研究的实践教育基地,还可以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中草药知识科普、中医药文化传承,学习掌握中医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业余知识和实践能力。
竹园子村党支部书记张明森听了这个想法,立即将自己3亩地的果园划出来建设试验田。3月19日一大早,一台挖掘机开进了张书记的果园,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张明森的樱桃树一棵棵倒下,满载着郑孝全希望的丹参、黄芩、金银花种苗和蒲公英、桔梗种子落地生根了。在郑孝全的笔记本上,我们看到了紧锣密鼓排列的计划:
4月13日,联系广告公司制作“中草药、无公害生姜种植试验田”牌匾和丹参、黄芩、桔梗等不同中药材的指示牌,每个指示牌上都配有插图,注明中药材名称、功效,图文并茂,方便参观者识别、了解。
4月14日-15日,购买水肥一体化喷灌设备一宗,联系专业技术人员到中草药、无公害生姜种植试验田进行安装、调试。
“我们早就听说种丹参、黄芩等中药材收益高,1亩地净赚一两千元,但是不懂技术,更不会管理。有专业人士给我们指导,依靠村里的合作社,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养家,今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看着眼前的试验田,一位村民高兴地说。
至此,从最初的灵感到初具规模,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村民也对中药材种植颇有兴趣。谈到试验田的发展前景,郑孝全信心满满:“邀请学院博士团队的专家、学者来为村民传授中药材知识和栽培技术,让老百姓掌握种植管理技术,逐步认识中草药及其经济价值。不仅把广袤的山场利用起来,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路子,种植适合本地栽培、市场较为紧缺、经济效益好的中药材品种,形成一定种植规模,切实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进一步拓宽乡村振兴之路。”
(本报记者杜娜通讯员郑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