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秦瑾 报道
编者按:山东作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的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自2020年启动实施以来,在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政策制定上形成了首创经验,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探索了新模式、新路径。在此基础上,今年,教育部与省委、省政府共同谋划,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赋能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优化职业教育良好发展舆论环境,大众网·海报新闻特推出“山东职教故事”专题,对在求学深造、大国工匠、创新创业以及其他领域涌现出的优秀职校毕业生故事进行集中挖掘报道,以期推动职业教育面向产业、面向人人,为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加力提速。
李硕,男,1998年8月生,汉族,济南市莱芜区人。2019年毕业于莱芜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现任济南成硕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毕业以后,李硕开启了自己的创业历程,承担起了传承非遗项目的重任,注册了济南成硕商贸有限公司、莱芜雪野旅游区隆乾诚豆腐坊,通过“公司+合作社+作坊”的发展模式,兴建“豆腐坊”43个,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66名,使周边12个村居的近万人受益。
5月27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新闻《青春匠心》栏目以《“豆腐小哥”用诚心做出“老”豆腐》为题,用4分钟的时长报道了我根植乡村的创业故事。
乡亲们奔走相告:“李硕上电视了!‘豆腐小哥’火了!”
2018年,即将大学毕业的李硕赴青岛实习,为就业做准备。实习期间,李硕和同伴们一起拍摄微电影。那年6月9日,上合峰会在青岛召开,他们兴冲冲地赶到了会场,为这场国际盛会留下了美好的镜头。青岛的民俗文化、特色美食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王哥庄花样大馒头让国际友人啧啧称奇,简直太美了!一名同学对我说:“李硕,你不是出身于‘豆腐世家’吗?你们家的豆腐说不定也能走出国门,荣登国际舞台呢!”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们家六代人都做豆腐,在当地很有名,父母年纪大了,说不定哪天就做不动了。在青岛上班的人很多,不缺我一个,老家的豆腐却需要我来传承。于是,我便决定回家做豆腐。”李硕说道。
回到莱芜,他把回家做豆腐的想法告诉了家人,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爸爸气呼呼地说:“别人家的孩子都往大城市跑,你却回来做豆腐。我白供你上大学了!”小姑也说:“你大学毕业了,好好的工作不干,回来做豆腐干啥?”
面对家里人的反对声,李硕迟疑了。到底要不要返乡创业,要不要传承这门老手艺?正当难以抉择时,学校老师、同学们纷纷打来电话支持他,奶奶把豆腐梆子递到李硕手上说:“奶奶支持你!咱家几代人都做豆腐,这个行当养活了咱一家人。十里八乡的人都喜欢吃咱家做的豆腐,咱丢了这门手艺怪可惜!”老师、同学们的鼓励和奶奶的支持使李硕坚定了信心:一定要把李记豆腐传承下去,做大做强,把这门老手艺发扬光大。
理想很美好,但做起来很艰难。2019年7月,从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李硕踏上了回乡创业的路。要想把豆腐做成一个产业,需要上机器、上设备,招收工人,打通销售渠道,没有上百万元的启动资金怎么成呢?在家人和亲朋好友的支持下,登记注册了济南成硕商贸有限公司、莱芜雪野旅游区隆乾诚豆腐坊,申请注册了商标“李记隆乾诚”。开业那天,乡亲们前来祝贺,都说:“李硕有知识,有远见,这几年大学没白上!”
做豆腐的工艺非常复杂,拣豆、泡豆、磨浆、点花、压包、分切……每道工序都有特定的工艺要求,一道工序出了问题就会影响豆腐的外观和质量。有一次,因为半夜起来工作,所以我的精力不集中,滚烫的浆水突然浇到了他手上。一瞬间,手上的每一寸神经都像被灼烧了一样疼。一气之下,李硕扔了舀子,一边冲着凉水一边偷偷地抹眼泪。那一刻,他沮丧极了,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这一切都被奶奶看在了眼里,她心疼地说:“孩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急更做不出好豆腐!”爸爸说:“李硕,吃苦的日子还在后头呢!你想干事业,不吃苦不行!”
回想起在学校期间学校对大家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老师、同学对我回乡创业给予的鼓励和支持,李硕坚定信心,一定做好豆腐,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他认真研究原料的选择,破豆、泡豆、磨豆、过滤、煮制、点浆、压包的工序,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他的豆腐终于做出了“奶奶的味道”。
“我是听着梆子声长大的。“梆——梆——梆”,豆腐梆子一响,附近的老百姓就知道卖豆腐的人来了。每天凌晨5点,我把第一包豆腐推到街上,四邻八舍都来买我做的豆腐。”“李硕呀,你们家的老手艺让你传下来了!”乡亲感叹的说。
李硕沉下心来做豆腐,一做就是4年。用柴火烧出“烟火味”,用诚心做出“老味道”,并以其“零添加、纯绿色、口感嫩、有嚼劲”的特点,让“李记豆腐”在莱芜家喻户晓。先后被评为“区级非遗”“莱芜名宴”“山东名吃”。为了带动乡亲们实现共同富裕,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公司+合作社+作坊”的发展模式,兴建“豆腐坊”43个,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66名,使周边12个村居的近万人受益。
4年来,“李记豆腐”作坊从最初一口锅、两口锅到三口锅,再到现在几十家豆腐坊抱团发展,建成了自动化豆腐皮流水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我们的豆腐销量从每天二三十公斤发展到现在每天1000公斤左右。职业教育给了我学习技术技能、传承传统工艺的理想和韧性,我也把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老豆腐”做出了“新花样”,做出了纯正的“奶奶的味道”。未来已来,来日方长,我愿用百倍的热情继续打造我的“豆腐王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路向前。”李硕感慨的说。